预计2023年我国PLC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5.4亿
2023-06-05 10:29:13 OFweek

作为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主战场,PLC为各种各样的自动化控制设备提供了非常可靠的控制应用,适合于当前工业企业对自动化的需求。另一方面,PLC还必须依靠其他新技术来面对市场份额逐渐缩小所带来的冲击,尤其是工业PC。

市场呈现大幅增长,PLC巨头开启涨价潮

经过多年发展,目前PLC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农机、机床、建筑、电力、化工、交通运输等行业中。其中,中大型PLC对产品的技术要求更高,因此国内市场长期由外资品牌占据主导。目前,全球PLC市场由三菱电机、欧姆龙、罗克韦尔、施耐德电气和西门子等欧美日供应商主导。尽管PLC市场上存在众多竞争对手,但这些参与者仍占据主导地位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推进新型工业化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也进一步彰显出PLC的重要性。在政策层面,工信部发布《“十四五”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》,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PLC产业,加快在重点行业的集成应用。

在市场层面,目前,国内PLC市场已经形成了百亿级规模,在政策引导、技术突破、市场需求持续释放的前提下,中大型PLC的市场空间和进口替代需求必将打开,投资机会也将越来越多。行业权威评估显示,预计到2023年,我国PLC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5.4亿人民币,其中小型 PLC、中大型PLC的市场规模分别为80.72 亿元、84.68亿元。

从全球供需市场趋势来看,近两年来,受到芯片缺货、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,PLC市场价格上涨趋势非常明显。去年以来,全球PLC巨头纷纷开启提价。其中,罗克韦尔旗下PLC产品涨价幅度从3%-36%不等,市场销量巨大的CLX1756-L8SP系列涨价幅度高达36%。欧姆龙、台达、艾默生等外资企业旗下产品的涨幅也均在6%以上。

国内高端产品供应不足,我国需加快PLC自主化进程

目前,PLC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是新技术的采用、系统开放性和价格。随着行业生产规模扩大,通用基础产品生产自动化水平提升,性价比优势更为显著,在全球中低端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,出口量高速增长。值得注意的是,我国的PLC进口量也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,主要是由于国内高端产品供应不足,下游传统行业以及新型行业的持续发展,对高端的PLC产品需求增长,行业的进口量持续增长。

国产品牌的PLC在国内PLC市场份额所占比例很小,一直没有形成产业化规模,主要集中在小型PLC领域。2022Q3,小型PLC国产化率约20.2%,中大型PLC国产化率低于10%,大型PLC系统的国产化率仅约为1%。

国内工业基础设施领域对于PLC,特别是中大型PLC国产化和智能化的呼声越来越高,这也为本土PLC产业的弯道超车带来了机遇。近年来,随着国产工控企业在产品技术研发以及市场推广方面的持续发力,汇川、台达、中控、和利时、永宏、安控、台安、丰炜、傲拓、信捷、科威、正航等众多本土品牌积极开拓市场。开源证券在最新研报中称,国产厂商正凭借产品性价比高、交期短、客户需求快速响应的优势抢占小型PLC市场日、台系厂商的份额。国内PLC头部企业不少已在A股上市。而在新兴产业与传统行业发展需求持续拉动下,PLC产业下游应用领域也呈多样化发展态势。特别是国内动力电池、汽车、半导体等行业,以及纺织、机械等传统制造业产业,都成为未来PLC产业的重点开拓市场。  

智能制造时代,PLC技术亟需创新优化

此外,在技术层面,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深入推进。PLC软件的算法需要针对工业4.0的生产要求做出进一步优化:在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基础上,PLC行业应该进一步优化软件,提供更符合行业实际应用的工具,提升工业算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降低算法复杂程度。另外,PLC作为一种辅助工业制造的工具,底层程序应该进一步封装为简洁易用的工具包,对上提供简单接口供技术人员调用,实现复杂生产工艺的操作简洁化。

近年来,随着云计算在工业领域的不断普及应用,在5G基站中部署云化PLC,给PLC这项传统的技术引入新的血液。三大运营商们立足于自身在5G方面的技术优势,加大与传统工控企业的合作,布局“5G+云化PLC”,力图布局并抢占智能制造市场。2020年,中国电信在美的微波炉产线针对传统工厂PLC进行分布式部署改造,采用了基于5G网络的PLC集中化部署;2021年,中国联通、东土、三一强强联合,重磅发布全球灯塔工厂5G云化PLC应用;2022年6月,中国移动研究院、中国移动政企事业部联合京信网络、东土科技,发布业界首个5G云化工业基站并完成端到端验证。

猜你喜欢